4000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规模再上新台阶!
近日,学会会员突破4000人,来自同济大学的丁凡老师、天津传媒学院的张颖老师、辽宁大学的黄颖初老师分别注册成为学会第3999、4000、4001名会员,标志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规模正式突破4000人。
来自同济大学的丁凡老师成为第3999名会员。

来自天津传媒学院的张颖老师成为第4000名会员。


来自辽宁大学的黄颖初老师成为第4001名会员。


2016年以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凭借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全流程的公益性、高口碑的美誉度,以及广泛覆盖的专业委员会、创研中心建设,广泛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影视教育从业者加盟学会大家庭。
2016年10月,
学会注册会员人数正式突破1000
喜报 | 关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必须说的小秘密,学会会员人数破千啦!
2020年中秋之际再次上行
突破2000人
2023年4月
突破3000人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规模突破4000人,是学会发展征程中的新记录。会员规模的增长反映出当前中国高校影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出高校影视教育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的密切关注,以及高校人才对学术交流、学术平台的迫切需要。会员发展工作是学会整个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会会员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充分说明学会主办、参与主办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影像赛事得到了全国高校及影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由全国高校从事广播与影视、动画与数字艺术、网络视听与新媒体教学、科研、创作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根据章程规定,影视学会只设个人会员,不设单位会员,学会秘书处负责日常会员注册和管理工作。根据2014年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会费标准,个人会员每年会费为100元,根据管理部门要求,该收费标准已在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公示。具体入会须知请见相关推送。


学会前身为1983年在夏衍先生倡导下成立的“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1995年适应新形势更为现名。截至更名前,学会共举办7期“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教师进修班”,培养电影课师资1000余人,为中国影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四十年来,学会伴随着中国影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前行,实现了“从电影到影视、从影视教育到影视学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平台”的三次跨越。更名后,学会先后召开二十四届年会与十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并举办了十七届“学会奖”、十四届“学院奖”评奖活动,为推动中国影视教育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首任会长系著名电影教育家、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沈嵩生先生(已故),第二任会长为中国传媒大学张凤铸教授(已故)。现任名誉副会长为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复旦大学孟建教授。
学会设有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胡智锋教授(学会第三任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幸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尹鸿教授(清华大学)、姚国强教授(北京电影学院)。
现任会长为丁亚平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副会长有张阿利教授(西北大学)、杨杰教授级高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张国涛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王宜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旭光教授(北京大学)、王海洲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王方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张志庆(澳门科技大学)。
学会秘书处设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任秘书长是张国涛(兼),副秘书长有张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乘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刘俊教授(中国传媒大学)。
根据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截至2024年12月30日,学会下设15个专业委员会。以成立时间为序名录如下:1.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2.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3.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4.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5.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6.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7.广播专业委员会;8.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9.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10.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11.纪录片专业委员会;12.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委员会;13.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14.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15. 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
各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学术论坛、作品研讨、影视竞赛及相关活动,在各专业领域中都有很高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学会建设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站(www.ccava.cn)、微信公众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微信视频号“影视学会”、快手视频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以及多个微信群等多媒体传播平台矩阵。欢迎加入学会大家庭,欢迎关注学会多媒体平台,欢迎参加学会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