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赋能·跨越: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跨学科发展学术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年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民族影视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气质表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影视文化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文化出海的重要力量;非遗影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新的文化表达和新的意义书写,日渐成为我国影视文化和影视艺术园林中一支活力无限的生力军。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24年12月6日-8日在成都召开“聚焦·赋能·跨越——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跨学科发展“学术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委会年会。届时,还将举行新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和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优秀作品展映。


本次会议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联合承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影视创研中心协办。繁荣民族影视创作,探索非遗影像表达,让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绽放出新的时代芳华。期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创作者和青年学人一起相聚成都与会研讨、观摩。


一、论坛安排及议题

(一)民族影视论坛

1.民族影视理论体系与美学体系建构

2.新时代民族影视的影像创作与实践研究

3.世界民族影视的历史经验与历史书写

4.民族影视的共同体叙事与共同体美学研究

5.民族文化视听表达的观念更迭与实践发展

6.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影视的创作探索与传播创新

7.民族影视传播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8.民族影视的跨文化传播与地方文旅融合

9.民族文化的跨媒介表达与国际传播策略

10. 民族影视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二)非遗影像论坛

1.非遗影像与民族影视关系研究

2.非遗影像历史传统与当代发展研究

3.非遗影像实践与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4.非遗影像国家工程实施与效果研究

  5.非遗影像叙事策略与文化传播研究

6.数字科技在非遗影像中的应用研究

7.非遗传承人新媒体使用与效果研究

8.非遗影像助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9.非遗影像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10.非遗影像重要个案研究

(三)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作品展映

本次作品征集主要面向非遗影像,要求题材与乡土文化、民族民俗、非遗保护相关,作品关注历史、文化与生活,鼓励对非遗保护进行多元表达。非遗影像作品征集要求见附件1。


二、论坛投稿方式

论文请于2024年10月31日前发送至chinaminzuyingshi@163.com 。论文投稿要求见附件2。

非遗影像作品请于2024年10月31日前发送至fyyx2023@126.com,邮件中需另附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三、会议联系方式

西南民族大学林晓华:13881742538

四川师范大学马腾:15196603949

中央民族大学张宝誉:13264569750

四川师范大学张珊珊:15308323399(非遗影像作品征集)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业委员会

2024年7月20日



附件1:

非遗影像作品征集要求及展映说明



1.作者应对所提交的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2.作品需为非遗影像视频作品,类型不限(虚构、非虚构、动画等)。作品长片不超过180分钟,短片不超过30分钟,动画作品不短于3分钟。

3.作品成片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作品,一位作者至多投2部影片参展。

4.视频文件为MP4、MOV、MKV等常见格式,1080p及以上;非中文作品需提供中文或中英文对照字幕。

5.参展影片时长不得少于15分钟,不得多于180分钟。

6.每部影片文件大小不得超过10G。

7.本年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退稿。对于所有投稿作品,主办方有权在影展活动宣传中使用,不另付稿酬。

8.会议将从参展作品中精选优秀影片进行大会放映与观摩。

9.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款规定。


附件2:

论文规范要求及出版说明


1.Word文件格式,正文请采用五号宋体字样。

2.来稿需包含题名、作者名、3—5个关键词、300字左右的摘要,摘要须符合摘要写作规范。

3.文前请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技术职称、最高学历、就职单位、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教授课程、教学科研经历、著作情况及联系方式)。

4.资助项目在文前说明,请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格式填写,项目编号和基金编号确保无误。

5.来稿标题层级结构清晰,简洁明了。文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 四 级 标 题 的 序 号 用“ 一、”“( 一 )”“1.”“(1)”标示。

6.文中如有图片,图号、图说、图片、资料来源等结构完整。内容准确,与正文一致。图片请采用JPG格式 ,300dpi及以上分辨率。

7.文中如有表格,表号、表题、表头、表身、表注等要件齐全。表中数据已经核实,并与正文保持一致。

8.文字使用规范,以《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为统一标准。异形词标准写法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为准。如无特殊需要,不用繁体字。

9.标点符号及数字的用法一律遵照国家标准。

10.文中如出现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需译成汉语,用括号标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现时直接用汉译人名。

11.当页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按照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实施,引用应精确至页码。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

12.无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等学术不端问题;使用的材料、引文以及图片无版权问题;研究中不涉及研究对象的隐私,研究材料无伦理问题。

13.本次参会论文将由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出资,联合专委会与承办单位以“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研究年度报告”形式集结出版,并择优颁发该重点研究基地(副省级)课题证书。

14.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款规定。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通知(提取码:q2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