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微电影微短剧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20日至22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微电影微短剧创新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举行。本届年会受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指导,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协办。来自全国高校、媒体的130余位专家相聚四川师范大学,展开了多元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微电影微短剧创新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陈佑松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教授,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学会副会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原司长杨杰,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红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曾义,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聂伟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教授邱章红,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短剧项目负责人刘旭,点众科技市场与公共关系中心总经理王燕,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总经理周裘,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研究员,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教授致辞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教授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发展和经验。他表示本次大会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的遵循,充分体现了四川师范大学在微电影、微短剧研究创作等领域的深耕和成果,展现了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科在新兴影视领域的敏感性和先发优势,相信本次大会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学会会长丁亚平研究员致辞
丁亚平会长在致辞中围绕人工智能在影视艺术创作中作为新引擎的革命地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他表示衷心希望专家和学者围绕本次大会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凝聚共识,期待全体参会嘉宾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化时代微电影与微短剧的理论创新和创作成果。
杨杰副会长宣读更名批复
专委会更名仪式
开幕式嘉宾致辞后,举行了专委更名仪式,学会正式决定批准专委会更名为“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原司长杨杰宣读了专委会更名批复,并与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教授,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共同为更名后的专委会揭牌。
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国涛研究员宣读批复及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更名仪式后,进行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聘任仪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研究员宣读批复。
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为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研究员,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为专委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开幕式上,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和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杨乘虎教授做工作报告
签约仪式后,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作工作报告。汇报了第二届理事会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对第三届理事会的 使命和未来蓝图作出设想和展望。
陈佑松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陈佑松教授主持。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论坛上,多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微电影微短剧创新”的议题进行演讲,从多个维度分享真知灼见。主题论坛由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主持。
祝燕南主任作演讲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演讲的题目是《科学面对人工智能赋能广电视听的新趋势》。他认为人工智能是战略性技术,怎样与其结合推动广电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他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微短剧应该做到良币驱逐劣币,实现全链条、各环节全面建成“广电新媒体”,而这些都有赖于科学求实地加强顶层设计和将人工智能引入广电视听实验场。
王红芯总编辑作演讲
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红芯演讲的题目是《AIGC工具化实践探索视听多元结构》。她指出,微短剧平均每半年就有一个跨步,每一年都有新的热点,而微短剧当前5.76亿用户的庞大用户群体,更为微短剧的迭代更新和广阔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她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微短剧的影响,还应从把握政策法规、打通人工智能与社交场景、利用AI赋能打破能力壁垒等诸多角度提升微短剧传播的社交功能。
滕勇副院长作演讲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演讲的题目是《“微”光成炬、向新而行——以高质量数据集赋能微电影微短剧》。他依托规划院的权威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和未来展望,对接下来微短剧的产业发展和用户扩展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进而指出要积极实施精品化战略,配合AIGC 和AIGV(人工智能生成视频)实现质的飞跃。他指出,一方面要认识到AI对影视产业创作端、制作端和宣发端的赋能和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应忽视其带来的版权、安全和伦理等方面问题。
胡智锋教授作演讲
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微短剧发展三思》。他认为未来微短剧的发展主要有主流引领、时尚表达和跳跃感三个方面。以具体案例为对象,胡智锋教授进一步指明微短剧正在与主流叙事结合的特质,他强调,尽管微短剧的草创阶段仍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但是以其更强的互动性和更具网感的跳跃性,其正在占领年轻人的消费市场并且正愈发展现融合创新的新路径。
曾义台长作演讲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曾义演讲的题目是《从文生图到微短剧 驶向快车道的AIGC影像化多元探索——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GC创新应用为例》。他介绍了成都电视台微短剧精品化的成果,通过与央视组建AIGC工作室,布局AI赛道,成都电视台利用熊猫“花花”打造成都城市形象代言人,在获得受众认可的同时实现了音乐、文旅、电视等多方面的技术落地,他还围绕成都台推出的《爱·永无终止》《从军》两部作品进行了案例解读。
聂伟教授作演讲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聂伟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人工智能+影视”场景应用与有关国家地区监管机制体制研究》。他从影视观赏方式的“变”和创作初心的“不变”两个方面指正创作思路变化,他对国内外人工智能法律适用问题及人工智能管理执行办法进行探讨,聂伟教授呼吁大家要有宁静的心态,先搁置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面对视听行业越来越明显的不确定性,用行业组队的方式联合破解。
邱章红教授作演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教授邱章红演讲的题目是《灵狐新一代微短剧智能化写作平台》,邱章红教授现场演示了灵狐新一代微短剧剧本自动写作平台的运行,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机制、运行效率、应用方向和存在问题。他表示灵狐新一代可以承担未来编剧创作80%-90%的工作量,其写作内容细致、层次分明,同时,其也对高校影视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高校应该更着重于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刘旭作演讲
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短剧项目负责人刘旭演讲的题目是《微短剧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她从微短剧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角度,指出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巧妙平衡,并强调了人才是文化的真正载体。她以团队创作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为例,介绍了创作中如何实现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她还提出了微短剧创作与高校合作的多种途径与可能。
王燕总经理作演讲
点众科技市场与公共关系中心总经理王燕演讲的题目是《微短剧行业现状》。她指出,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微短剧已有超过4万部数量,她认为微短剧之所以火爆,是因为碎片化时间的上升、内容供给充足、制作已经覆盖了全部的平台,未来微短剧的内容、营销都将进一步提升,微短剧走向海外会成为国家文化力量输出的重要方式。
周裘总经理作演讲
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总经理周裘演讲的题目是《芒果微短剧+AIGC=∞》。他分享了AIGC赋能芒果TV的模式和芒果TV微短剧的盈利模式,介绍了芒果TV的矩形传播模式“星火计划”和通过IP赋能制作微短剧等思路。此外,他还介绍了未来一段时间,芒果TV在微短剧领域的主要布局和发展方向。
主题论坛之后,举行了四场平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助推影视创作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教育”“微电影与微短剧的跨界融合和产业新景观”“微电影与微短剧创作新趋向新特点”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来自全国相关高校、媒体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议题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考进行了深入的分享探讨。
“人工智能助推影视创作创新发展”分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人工智能助推影视创作创新发展”分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青青教授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洪志明教授点评。
“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教育”分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教育”分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印刷学院王锟教授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祁林教授点评。
“微电影与微短剧的跨界融合和产业新景观”分论坛现场
“微电影与微短剧的跨界融合和产业新景观”分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赵曦教授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陈佑松教授点评。
“微电影与微短剧创作新趋向新特点”分论坛现场
“微电影与微短剧创作新趋向新特点”分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海南大学鞠斐教授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晓伟教授点评。
陈晓伟教授主持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晓伟教授主持。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主持人、点评人对论坛讨论内容进行总结,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作年会、论坛总结。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研究员宣布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微电影微短剧创新论坛”闭幕
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合影
闭幕式之后,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处工作人员、理事代表分别发言,为专委会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启发性的建议意见。